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一场安全生产“体检”发现了哪些问题
检查组组长表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和半点马虎”;希望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一步深入查找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风险预警前哨缺位或失灵
在工业环境中,可燃气体报警器是风险预警的“前哨”。当泄漏的可燃或有毒气体积累到一定量时,“前哨”就会用声光的形式警示“有危险”,提醒现场人员立即采取措施。
在此次检查中,检查组发现,部分企业在重要位置未安装这个“前哨”,或“前哨”处于失灵状态。
4月25日,检查组走进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克石化”)厂区后发现,一处暂存点堆放了超过10罐破乳剂,远超24小时的使用量。
“有毒!易燃!”这4个字以大写加粗的方式标在破乳剂安全周知卡的最前面。此易燃物质闪点为32摄氏度,按照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在厂区的一处暂存点的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
“这是有问题的。”检查组专家指出,该简易仓库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破乳剂储量超标的情况下,既未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也未对这一具有腐蚀性的物质采取防流淌的措施。
在该厂区一个加热炉进气调节阀附近,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的位置距离地面30-40厘米。检查组指出,这适合检测比空气重的气体,现场有两种可燃气体,其中一种是比空气轻的天然气,那么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米。专家表示,“如果天然气发生泄漏,目前安装的报警器可能就不起作用了”。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在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检查组专家发现,有机热载体炉锅炉房外有燃气管线、截止阀和过滤器等设施,管线与管线的连接涉及不少法兰,法兰连接处存在泄漏风险,但并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探头。
当天,企业就对专家组指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检查组成员指出,一定要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特别是有的员工思想麻痹,可能导致小问题积累成大风险。”
检查组指出,对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加大整改攻坚力度,逐项推进;对需要持续推进的问题,要以锲而不舍的劲头持续用力,真正做到问题“零遗留”、整改“零容忍”、处理“零放过”。
此次安全生产“大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得不到位。对此,包括3家企业在内的所有存在问题的企业均表示,将会“立行立改、举一反三”。
“我们绝对不会遮遮掩掩。”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有力的措施立行立改。
1、微信扫左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进入"快速体验"可单独体验手机端功能;
2、申请通过审核后,可同时体验手机端和PC管理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