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体验 下载APP

提升素质强监管 宣传打假两手硬 ——消防产品质量微调查

3月3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举报,有人冒充消防救援人员兜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经调查发现情况属实,检查组当天成功捣毁一灭火器造假窝点,造假父子双双被抓。

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随着消防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使用单位投入资金配备了大量消防器材装备,这些消防产品在扑救火灾和逃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消防产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安全,然而,每年市场上都会出现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将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中的13类消防产品调整出目录,改为自愿性认证。

灭火器里如果灭火剂含量不够,直接影响灭火效果;烟感探测器失灵,火情初起时不能及时报警极易引发火灾事故;消防水带不耐高压,会造成无法输水……假冒伪劣产品一旦被投入使用,将严重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危害。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消防产品质量展开了微调查。

假冒伪劣产品为何屡禁不止

消防产品不合格,有些是产品自身质量引起的,有些则是施工安装不当造成的。

2022年3月21日,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相关部门对住宅小区的消防设备设施质量安全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些小区常闭式防火门不合格。

2021年3月15日,安徽省池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辖区香格里拉小区开展消防演练,消防员准备连接小区室外消火栓时发现,消火栓100毫米口径接口是铁质的,属于不合格消防产品。按照相关规定,室外消火栓接口应当是铜质的,铁质材料时间长了极易生锈,影响灭火救援。

2020年6月22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馨园小区一期某住宅发生火灾,导致2人死亡。事后,龙华区消防救援大队调查发现,该小区内部的水枪、水带均为不合格消防产品。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不管是防火检查或者火灾事故中,都能看到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影子。关键时刻灭火器失效、人员疏散逃离火场时应急照明灯“失明”等,在灾难来临之际,这些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助长火势的蔓延,让人们处于更加危险的困境,延误火灾扑救,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消防工程系党委书记、主任李英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防救援机构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放宽了消防产品市场准入限制。随着消防救援机构年度抽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消防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呈现逐年稳中有升的趋势,但是个别产品质量合格率依然不高。从近年全国消防产品使用领域监督抽查数据来看,社会单位使用消防产品合格率在80%至90%之间。

“消防产品不合格,有些是产品自身质量引起的,有些则是施工安装不当造成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钢结构防火涂料、灭火器、防火门、应急照明灯具等常用的消防产品。”李英辉说。例如,受检测和监督手段的限制,钢结构防火涂料存在问题最为严重。从产品质量方面看,有些涂料的耐火性能、粘接强度等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从施工方面看,普遍存在施工时涂刷不均匀、涂料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问题,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使用普通建筑涂料代替防火涂料。

“消防产品监督执法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闭环管理存在盲区、执法人员专业性不强、网购等新型流通领域监管难。”上海市普陀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喻卫刚告诉记者。

喻卫刚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对无证生产、销售消防产品的单位无法形成全覆盖监管,还存有盲区,导致消防产品监督执法工作片面性、表面化,在使用领域,消防法仅对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相关处罚进行了明确,对于除此以外的其他场所未作规定,执法缺乏相应法律支撑。不少生产厂家及经销商利用互联网渠道的监管漏洞,公然售卖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对“假培训真推销”说“不”

凡是推销消防产品的培训都是假培训,凡是上门收费的培训都是假培训,凡是以培训为名接洽消防工程的都是假培训。

日前,福建省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群众举报,某机构在开展消防培训后,高价出售了一批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产品,疑似假冒伪劣产品。该支队立即核查,发现这是一家长期打“消防高仿”擦边球招揽培训,再以售卖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谋取暴利的机构,联合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查处。“消防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消防执法改革后,大部分消防产品不再需要强制性认证即可进入市场,这就需要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更需要群众具备一定的消防产品真伪辨识常识。”该支队防火监督科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姚涵文说。

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陈昇说:“市场上有专门开展消防培训、推荐消防器材的机构,这些机构往往都已经掌握了单位信息,以政府和消防名义推销,高价兜售他们所谓的消防自救用品,受训人员通常都会购买。一旦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关键时候无法发挥作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指出,消防救援人员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此身份骗钱很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不构成犯罪的,也可处以治安行政处罚。

2022年11月25日,消防救援局部署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国集中开展打击冒牌消防培训和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专项整治。全国消防救援队伍联合相关部门对冒牌消防培训开展一次集中整治,严防滥竽充数的“李鬼”培训机构游离于监管薄弱地带、传播虚假消防知识。开展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集中整治,对冒牌消防培训中经常推销的灭火器、灭火毯、逃生缓降器、灭火贴、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消防应急标志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等消防产品开展质量专项整治。

为了打击冒牌消防培训,山西省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和省市主流媒体向社会发布各大队消防宣讲预约电话,公布举报电话,回应群众对消防宣传的期待;制作“凡是推销消防产品的培训都是假培训、凡是上门收费的培训都是假培训、凡是以培训为名接洽消防工程的都是假培训”“消防产品那些事”系列海报,在社会单位及住宅小区张贴,向群众揭露冒牌消防培训的套路,提升群众对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辨别能力。

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各地消防救援队伍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针对消防产品的专项行动,通过检查摸排、宣传教育、联合打击,净化消防产品市场环境,不断推动全社会关注消防产品质量。

“以往市场监管部门要想发现问题隐患,仅凭12315举报电话和外出执法,不仅效率低下,还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现在,我们与消防救援机构通过部门交流、座谈调研、联合执法等形式多方收集线索,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加大了对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领域的监督执法力度,还有效增强了监管与整治合力。”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继民说。

选购消防产品时擦亮双眼

不能一味追求低价,要向销售者索要相关检测报告,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消防产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购产品的盛行,一些企业以及个人选择通过网络购买消防产品。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浏览了一些店铺,发现价格相差悬殊,不少商家打着“厂家直销”的名义压低价格,其产品质量却无保障。在选购消防产品时,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不能一味追求低价,要向销售者索要相关检测报告,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消防产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单位觉得在消防产品上投入仅仅是为了通过消防验收,至于产品合格不合格、管不管用,只要没发生火灾,这些东西质量如何也无从考究。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产品在出厂检验环节送检产品都是合格的,而销售出去的产品却不见得每件都合格。虽然相关部门单位重拳整治,但还是防不胜防。

喻卫刚表示,在日常宣传过程中,不仅要开展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危害宣传、专项执法宣传,更应增加不合格消防产品识别方法的宣传,提高社会对于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分辨能力,不仅要知道找“红标”,更应会查流向、会查判定规则。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会网购消防产品,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各类网购消防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合格或伪劣现象。”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处处长崔昌新表示,消防监督员曾做过实验,购买所谓的“网红”消防产品进行灭火实验,很多都不具备灭火效果。例如,大家最熟悉的灭火器,网购来的产品大多存在外观标志模糊不清、气压不足、瓶底凹陷等情况。

“网上灭火器便宜,但里面充装的东西却不一样。”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泰顺消防设备经营部店主陈老板表示,前不久有企业反映,网上买的灭火器的干粉不一样,喷出来粉末结块状,撒不开,那火肯定灭不了。

“我们开展检查时发现,不少店铺老板反映网购消防产品价格便宜,但质量却不合格。”台州市黄岩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执法人员林伟鸿提醒,在购置消防产品时要学会辨别真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登录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核查看产品信息是不是一致,如果查不到就是山寨产品。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黄莎介绍,常见的不合格消防产品项目主要包括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压力指示器的指针不在绿色区域范围内、灭火器已达到报废期限、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没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疏散指示标志主电源切断后5秒内未转入应急状态等。

质量和安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的国泰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军说:“我们作为销售消防产品的商家,一定会把好源头进货关,保证产品在使用时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在发生火灾时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江西可信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建辉说:“简易式水基型灭火器是我们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我们的每一件产品都经过严格的认证,并且有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的认证。”

“我们身边的消防设施器材平时可能用不上,关键时刻却能救命,如果它的质量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大家购买消防产品时,可以扫描消防产品上面的‘身份证’或要求商家提供相关产品的型式检验证书进行真伪识别。”湖北省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监督员周伟说。

发动各方力量群防严打

落实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让假冒伪劣产品无路可走。

消防产品是危险来临时的“保护伞”,是日常防火的“定心丸”。提高消防产品合格率,既关系到消防产品行业未来的发展,又关系到使用个人、企业单位安全乃至社会公共安全。如何做到生产企业不造假、销售商家不售假、使用单位和个人不用假,真正从根本上铲除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实际上,这项工作各地消防救援机构一直在做。那么,到底有没有解决对策?

喻卫刚认为,可从加强消防产品全过程监管、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优化消防产品流向管理、优化消防产品专项宣传方面考虑破题。“建议将产品流向信息与产品检验报告合并在同一个查询系统内,执法监督人员在查询产品流向信息时可立即同步查看该产品对应的检验报告信息,便于当场对产品一致性进行判断。同时,对各大互联网销售平台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规范网上售卖行为,净化销售渠道,为执法人员取证助力。”喻卫刚说。

“如果仅靠消防救援机构的监督管理,显然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李英辉告诉记者,对消防产品的监督管理是提升消防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但问题的根本还是要落实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让假冒伪劣产品无路可走。

李英辉建议,把好产品入口关,把好智慧管理关,把好难点质量关。通过高质量的宣传教育培训,提升消防科普质量水平,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真正让消防产品使用者学会识别消防器材的真伪,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利用BIM和GIS等技术,构建智慧消防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让消防产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人性化。针对功能较为重要、操作较为复杂的消防产品,可尝试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来解决消防产品监管难题,同时也可以缓解消防产品监管压力。

福建是全国消火栓、消防水枪、消防接口、消防水带等消防产品的重要产业集群地之一,该省消防救援机构广泛使用消防科技成果进行消防产品质量检查。2021年以来,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研发的多项消防科技成果在福建被广泛运用,便携式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便携式消防水带现场检测装置、便携式钢结构防火涂料测试仪等在消防产品检查中屡立大功。

“质量是战略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强调,安徽将综合运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风险监控、隐患排查和质量技术帮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治理水平。

在相关部门单位发挥作用、形成合力的同时,广大群众也应擦亮双眼,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辨别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能力,做到“会选、会用、会举报”,共同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消防产品质量微调查到这里告一段落,但有关消防产品质量的探讨不应结束,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


领取专属试用账号
说明:

1、微信扫左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进入"快速体验"可单独体验手机端功能;

2、申请通过审核后,可同时体验手机端和PC管理端功能